温暖守护,生命之光
2024年10月24日上午10:30,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季节里,七首岩寺与厦门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再次携手,在七首岩寺蜂鸟义工之家共同举办一场关爱生命、传递健康的公益讲座。
厦心医院党委委员、中医专家林绍清主任协同爱心人士林先生向七首岩寺捐赠了一台先进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为大众提供更全面的生命安全保障,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使用方法和重要性。
在场法师与义工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提问,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经过这次学习,大家均感到受益匪浅,对心脏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1
为何需要普及AED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它能够自动分析心脏骤停患者的心律,并在必要时提供电击除颤,以恢复心脏正常跳动。
普及AED的重要性
提高生存率:心脏骤停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使用AED进行早期除颤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据研究,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前几分钟内使用AED,患者的存活机会可以增加两倍甚至更多。
操作简单:AED设计得非常用户友好,即使是未经专业培训的人也能按照设备的语音提示正确使用。这使得在紧急情况下,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响应速度: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每延迟一分钟施救,患者的生存几率就会降低7%到10%。因此,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现场如果有AED并及时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救治效果。
社会经济效益:虽然初期投资和维护AED需要一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减少心脏骤停导致的死亡和残疾,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成本。
提升公众安全感:公共场所配置AED,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还能增强人们的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AED的普及与应用,包括在学校、商场、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AED,并开展相关培训,以期在最短时间内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
02
心肺复苏要点重点
心肺复苏(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在心脏骤停时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目的是维持受害者的生命体征直到获得更高级别的医疗帮助。进行心肺复苏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1. 确保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对施救者和受害者都是安全的。
2. 判断意识:轻拍受害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以判断其是否有反应。如果无反应,应立即呼叫急救服务(如拨打120)。
3. 开放气道:将受害者平躺在硬质平面上,使用“仰头提颏”法打开气道。一手放在前额上轻轻向后压,另一手的两指放在下巴骨下方轻轻向上抬。
4. 检查呼吸:在保持气道开放的同时,通过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呼吸声、感觉有无气息等方式判断受害者是否正常呼吸,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没有正常呼吸,则应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5. 胸外按压:
- 位置:位于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 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儿童和婴儿则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 注意: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完全回弹,减少中断时间。
6. 人工呼吸(如果施救者受过训练):
- 在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 每次吹气持续约1秒,确保看到胸部有明显起伏。
7.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如果现场有条件,应尽快使用AED。遵循设备指示操作,包括贴电极片、分析心律、必要时放电等步骤。
8. 持续进行CPR:除非专业医护人员接手、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或您体力不支无法继续,否则不应停止CPR。
9. 注意个人防护:在整个过程中,尽量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感染风险,比如使用口罩、手套等。
要点:一定要拨打120,现场寻找一起施救人员,疏散人群,不要围堵。
03
厦心医院仁者之心
同时,也要感谢七首岩寺的法师们和护法义工们的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与配合,这次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是福建省唯一的公立三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拥有国家卫健委、福建省政府共建的医疗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医院在心血管内科和外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并率先开展多项填补空白的新技术。医院以无陪护管理模式改善患者体验,并配备先进医疗设备,如心血管专用型CT和介入导管室等。厦心医院注重科研创新,拥有多个高层次科研平台,并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医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培养心血管专科人才。未来,二期项目将扩建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医学中心。作为国家重要心血管医疗研究机构,厦心医院为推动心血管病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让我们一起携手,守护生命,传递爱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