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风转弯
——《呼唤玄奘》组雕释义
不能再驳接回去的,像禅宗二祖慧可在雪地里的断臂,在文艺里永存。文艺复兴前期的意大利画家乔陶(Giotto),在画圣方济各(Saint Francis)把所有物都还给父亲时,合常向天求赎,天使伸出了手,但时间久远,壁画剥落,天使只剩下一只手掌,却力量更强,仍然呼唤着善良。曼德拉(Nelson Mandela)用手,画出一生与南非的苦难,我在他的一系列手印边上,画了一系列佛家加持的手印。手能致伤,也能疗伤,更能呼唤,无声的呼唤大浪,毫不例外的淹没所有人心。
在大唐初年,玄奘法师为了厘清当时对佛家义理的争论,曲解及混乱,誓死西行取经,追根找寻原典,要找出义理的真面目。跟历来的大宗教圣人之入大海大森林大戈壁一样,八百里沙河的煎熬考验,早让玄奘经历身心的彻头彻底的变化,而亲证了真如自性。他曾对加障留难他西行的高昌王说:“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可见他深知神识不生不灭,永恒具足。旅印期间,他的成就累叠而书之不尽:单指那场由戒日王在曲女城为他举办的18天无遮辩论大会,玄奘以高深精湛的学识,掌握外语文的超凡天资,以及无碍的辩才,就取得了完胜,而赢得大乘的“大乘天”与小乘的“解脱天”的最高荣誉。就如他把中华文化带到了中亚,17年后,他把大量原文佛典带回中国,尤其是弥勒菩萨的完整维识体系,而后穷余年皓首译经,至死方休,卒令万物本源的认证,大乘佛法的得救,禅之明心见性,人人都可成佛的定真,以及佛教中国化的必然,诸议题都有了正确的经论磐基,佛法的正见也得以由中土传遍了宇寰。
当时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就是今天在鼓吹全球化,多元发展,人类和平共存的瑞士达沃斯,玄装就是当时的“达沃斯人”(Davos Man)。这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海选而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录》,与孔子并列成双的中国人,这位对中国佛敬的回归正道,与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多样特色的进展作出巨大贡献的,被唐太宗赞为“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梁启超说是“千古之一人”的巍巍大丈夫,竟在自己民族的小说里被扭曲成一介懦夫,这样的遭遇是何等的可悲。我们在此以人的无知,向大师忏悔致歉。
大师又把天竺的芒果种子带回中土,带到漳州,令仙果见珍于世。七首岩有一株芒果树,一直像大师的孩子般,在他的护佑下,结实千年,广惠人众,两个人才能抱得拢这株树王。我也在2017年初访圣地时,树王逆时在我周围落下两颗仙果,为我与七首岩结下报恩的因缘。直到2020年8月11日晨,一阵狂野台风,在无法撼动主干时,劈下了树王的两臂枝干。
七首岩住持照光法师说:“有一天你接纳了残缺与遗憾,你就成熟了。”风伤了树王后,照光法师对风的欣赏,因为风与天地的不仁,减弱了一大部分。我们在伤痛之余,决定让断枝一如断掌,还在呼唤主人来搭救的缄默之声中,相对永远的保留下来,以为纪念。且让人参看,以明了人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知及选择,再掺和唯识库中的元素,创造出一个在四大谢落以后,保留下来的色相原样的组雕,让人了知照光法师与我们的“五蕴悉从生”的世间怀念,以及对玄奘大师深深,深几许的呼唤。
《呼唤玄奘》组雕用三段断枝原木,一比一翻模,以青铜铸出:其中一段铸上一篇关于风灾的铭文,与另一段以八字形并置地面,导向以七首岩独特的铜结绳三叉架托起的,第三段约14米高的枝干,其底端尽显生生被撕离主干之惨烈伤痕,而枝干直向上,略弯曲而后再直上,欲出离世间,若神木之倒立在自由心中,升腾直上太清。枝干近末梢之处,可见两根较细的分枝曲翘,若无名指与小指的横出,而环于周边复有一长二较短的粗大分枝,若拇指与食指及中指的扩张向上,易言之,即如五指尽张的一只大巴掌,向天呼喊,呼唤千年树王的护主玄奘。
从“伏藏”空旷的楼层,那长玻璃的围墙望出去,这只在空中张扬的大手掌,层层递进,化为在逍遥游的先知先觉者庄子,其独头意识中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意象。飞天也好,沉海也好,屈原在《怀沙》里说:“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李白在《临路歌》说:“大鹏飞兮八裔”,“余风激兮万世”。正如《圆觉经》中的譬喻,动目能摇湛水,定眼犹回转火,心之动令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我们的心之动,令铜铸手掌的五指像大鹏翼,向四面八方翻动,那么,风就狂吹吧!不管风有多狂,也不外是在有为法的世间,心在手掌声声呼唤玄奘的呼声中的摇摆。
组雕永立。当心流随万境转而回归自性,正把恒河沙的尘埃刮向一双慧眼的狂风,会突然在眼前转弯。
22.11.2022 陈瑞献
《呼唤玄奘》组雕释义(二)
大师又把天竺的芒果种子带回中土,带到漳州,令仙果见珍于世。七首岩有一株芒果 树,一直像大师的孩子般,在他的护佑下,结实千年,广惠人众,两个人才能抱得拢这 株树王。我也在2017年初访圣地时,树王逆时在我周围落下两颗仙果,为我与七首岩结 下报恩的因缘。直到2020年8月11日晨,一阵狂野台风,在无法撼动主干时,劈下了树 王的两臂枝干。
七首岩住持照光法师说:“有一天你接纳了残缺与遗憾,你就成熟了。” 风伤了树王 后,照光法师对风的欣赏,因为风与天地的不仁,减弱了一大部分。我们在伤痛之余, 决定让断枝一如断掌,还在呼唤主人来搭救的缄默之声中,相对永远的保留下来,以为 纪念。且让人参看,以明了人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知及选择,再掺合唯识庫中 的元素,创造出一个在四大谢落以后,保留下来的色相原样的组雕,让人了知照光法师 与我们的“五蕴悉从生”的世间怀念,以及对玄奘大师深深,深几许的呼唤。
《呼唤玄奘》组雕用三段断枝原木,一比一翻模,以青铜铸出:其中一段铸上一篇关于 风灾的铭文,与另一段以八字形并置地面,导向以七首岩独特的铜结绳三叉架托起的, 第三段约14米高的枝干,其底端尽显生生被撕离主干之惨裂伤痕,而枝干直向上,略弯 曲而后再直上,欲出离世间,若神木之倒立在自由心中,升腾直上太清。枝干近末梢之 处,可见两根较细的分枝曲翘,若无名指与小指的横出,而环于周边复有一长二较短的 粗大分枝,若拇指与食指及中指的扩张向上,易言之,即如五指尽张的一只大巴掌,向 天呼喊,呼唤千年树王的护主玄奘。
从“伏藏” 空旷的楼层,那长玻璃的围墙望出去,这只在空中张扬的大手掌,层层递 进,化为在逍遥游的先知先觉者庄子,其独头意识中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意象。飞天 也好,沉海也好,屈原在《怀沙》里说:“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李白在《临路歌》 说:“大鹏飞兮振八裔”,“余风激兮万世”。正如《圆觉经》中的譬喻,动眼能摇湛水, 定目犹回转火,心之动令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我们的心之动,令铜铸手掌的五指像大 鹏翼,向四面八方翻动,那么,风就狂吹吧!不管风有多狂,也不外是在有为法的世 间,心在手掌声声呼唤玄奘的呼声中的摇摆。
组雕永立。当心流随万境转而回归自性,正把恆河沙的尘埃刮向一双慧眼的狂风,会突 然在眼前转弯。
22.11.2022陈瑞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