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吉钟

法兰西艺术院院士陈瑞献大师,以他的天才和诗意境,开采出绳结文化的独特,除了再创绳结的凝聚向上,发挥正能量,更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中华文化中结盟,结义,团结等美德。而七个结又代表了七首岩寺,还有北斗七星,文殊是七佛之师,以及七的数字蕴含的吉祥和神秘,都在铜钟三斜立的鼎足上,以七个铜结秘密的隐藏。

钟名由陈瑞献大师和照光住持命名为《乞吉》。“乞”与“七”谐音,比丘称为“乞士”,“乞”字显得特别的谦卑和身段的柔软。我们敲响乞吉钟声,祈愿增长智慧,熄灭烦恼,身体健康,还有对幸福的向往与信心。此乞吉钟的文化也蕴含了《周易·系辞》的 “上古结绳而治”,及马克思对印第安人的绳结文化的着迷。绳结文化之外,七首岩的《乞吉钟》还有无穷无尽的意义延伸,开启观者不间断的遐想深思,更在钟韵一直悠扬的旋律中,您会听到来自内心寂静的声音。乞吉钟

法兰西艺术院院士陈瑞献大师,以他的天才和诗意境,开采出绳结文化的独特,除了再创绳结的凝聚向上,发挥正能量,更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中华文化中结盟,结义,团结等美德。而七个结又代表了七首岩寺,还有北斗七星,文殊是七佛之师,以及七的数字蕴含的吉祥和神秘,都在铜钟三斜立的鼎足上,以七个铜结秘密的隐藏。
钟名由陈瑞献大师和照光住持命名为《乞吉》。“乞”与“七”谐音,比丘称为“乞士”,“乞”字显得特别的谦卑和身段的柔软。我们敲响乞吉钟声,祈愿增长智慧,熄灭烦恼,身体健康,还有对幸福的向往与信心。此乞吉钟的文化也蕴含了《周易·系辞》的 “上古结绳而治”,及马克思对印第安人的绳结文化的着迷。绳结文化之外,七首岩的《乞吉钟》还有无穷无尽的意义延伸,开启观者不间断的遐想深思,更在钟韵一直悠扬的旋律中,您会听到来自内心寂静的声音。



乞 吉

钟声为时空纪事

文/陈瑞献


2010年,照光法师为文殊菩萨在七首岩之一的石狮岩铸造一口大铜钟,3米高,2米直径,6吨重,由佛弟子林五三与陈玉娜供养。钟身铸有菩萨名号与心咒,破地狱真言,《金刚经》文,八吉祥图案,“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偈颂,狮形钟钮,龙形纹饰,造工精巧,音色深邃,为时空的风调雨顺,地理的国泰民安,尤其在大年除夕,为千万撞钟者祈福保平安,这口钟的音声,用法师的诗语言,“一直没有懈怠,努力地到达应到的地方。”


七年下来,钟架已经老旧,需要更换,法师要我重新设计装置,让它继续“愉悦轻快地在宇宙间经行,一一的耳语汇报六牙和七首的圣哲,也不忘告诉水陆空在路上的行者们说:‘你们听到了吗?’”


2018年8月18日我动笔设计钟架,为大钟重新建构时,1960年代结绳文化以新元素被我带进篆刻艺术创作的实验,在心中又苏醒过来,使我回归原始,“复结绳而用之”,(《老子》第80章),以多次采用的商周铜器三足之鼎立为基,掺入日雕塑家野口勇三斜叉之险,结绳以起三柱钟架,在漳州佰翔酒店803房画出一个详细草图,交铸铜家陈志杰施工落实。






大理石在罗丹刀凿下转化为流过一位女子五指间的泉水,艺术可让矿物汨汨化为液体。同理,艺术将让一根粗绳凝成一口大钟的三铜柱,结七果,让织物化为坚固金属。艺术质材可转达人类觉知本具的通感。绳线的组合变化,如菩萨密传的手印,对慧眼之灵见放光,让人由具体的绳线之型看到钟声音闻圆通的神奇,看到钟声拨开暴风雨,断电光,唤生者,挡敌侵,哀逝者,灭火焰,看到它代生灵向天地倾诉,看到钟声更是菩萨与善信接耳间的私语。


结绳在语言诞生之后,文字发明之前,为人类留下记忆与传承。由粗细绳索,大小绳结,上古人类记下一只天堂鸟在哪个晨早什么时辰飞过一个多大多好看的湖面。《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马克思特为印地安人的编贝绳串着迷。


今日结绳除了捆绑的实用,它在形制上已无记载传播的功用,但它却像中华书法一样变得更加手工与纯粹,成为一种十足的美学结构与创作元素,像我在寓言《生活》中所写的:“溪中一条蚯蚓,以爪威文,罗马字母以及中国书法线的无休止律动,万变的空间绳结以及无限的造型美生活着。”蚯蚓以环肌与纵肌的交替伸张收缩,以变化无穷的单一线条,结出一切文字的各种最初的母型。而结绳这形制又可以再转换成超越时空的象征,来代表一种永恒普世的意义认知和价值。


两绺发丝的缠绵结为男女情思誓约的永久,千丝万缕结龙凤结云霞,结百年长命花。结发结彩,结伴结婚再引申出去,结义结盟,结社结邦,结出中华文化特有的凝聚力的符号,以及“结缘”,这佛法最动人心魄的真空妙有,菩萨空有相合的真谛。用粗绳的纹理来铸钟架的三足,上打七个绳结代表七首岩,象征正能量的唤醒,聚集与发挥。一口钟的声音,即使在最艰险的情境,也会发挥出它难行能行的美德,像我在《音诫》寓言中所写的长发慈悲愿:“大钟的尾音已弱,却一直在海面挣扎前去,每一次都坚持传到曾经有一艘船撞到礁岩的那个地方。”照光法师的诗则写出七首钟声的能知与所知:“它声声朝北狮子山下廿八万棵/ 青根的挚友 / 侧耳之后 /风与声摇曳/再轻声告诉默园的那朵云。”





钟像人一样有名字,15世纪在英国的一个乡村,有口钟名叫《奥古斯丁》,乡人祈望《奥古斯丁》的声音会传入神的耳里。这次重装大钟,照光法师和我为钟命名《乞吉》:乞七谐音,意为佛弟子托七首岩妙吉祥的钟声,向佛菩萨乞求平安幸福。凡字眼一入佛家字典,便脱胎换骨,身姿婀娜,“乞”成为佛家词汇中一个十分谦卑袭人的字眼,比丘华言“乞士”,内乞法资心,外乞食资身,“乞儿”“乞女”可为菩萨的化身。“乞夕”,“乞巧”,则诗意盈满,闽南语中更有到寺庙“乞油”“乞香火”的行仪。


世上最大的一口铜钟,刚在2018年9月20日在波兰的克拉科夫(Krakow)揭幕。4米高,4.5米直径,《父音》(VoxPatris)将由海运经一年时间运到巴西的一座大教堂。十分罕见曾在巴西只昙花二现的一只像中国龙的螳螂,已被转化为七首岩金文殊宝座上五只吉祥物中的一只。这只龙螳螂也在这次的新装置设计中,被添铸在铜钟上,与钟身原有的中国龙为伴,以示宇宙万物都在文殊菩萨的怀抱。菩萨的钟声将以绳结提醒有情无情万物,记取,珍惜,解析在特定时空中种种美好因缘的结合,让每一个绳结都结成里尔克笔下美好的《果实》:“不可察见的/它从土地向上向上攀/在静静的枝梗中收藏它的秘密/在明媚的花里/它变成火焰/而后继续它的秘密。”


而席勒继续在《钟之歌》里让激情飞,爱持久,花淡去时果实成熟。每一个果实到了修行的秋收时,艳成文殊菩萨诞生时的紫金色,这时菩萨会特给南方的七首更多天数的风和日丽,令因行满,至理无加,令果德圆,妙觉无等,在法轮常转,佛日增辉的第一义谛里,钟声的一个个果实都熟得通透。


2018年11月14日



法师好,


钟名得你首肯至喜,即将之添入文中定稿。日昨你带《乞吉》再入梦时,我还在为《默园境格论》深思。以案上电脑打字,平板电脑参读上座部之《阿毗达摩》,手机默诵世亲《唯识二十颂》。三器齐动,不可闪神。因缘不可思议,你梦中率众上《兜率》时,我正聆听佛陀在《忉利》为母与天众说法。你带《乞吉》醒时,我正由颂文再证梦与醒二境均不在心外。我等幸甚,再与《乞吉》续善因缘!


2003年,我代表新加坡参与世上最负盛名的双年展一第50届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在圣马可广场挥写一三层楼11米高之麻布草书大条幅,中华书法首次在拿破仑羡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中出现,作品悬挂于“新加坡馆”正楼面。(图见《陈瑞献美学思想论》页504)。书文显示:当时《梦与醒》已是我深研之课题。


“设梦与醒为蝶之二翅,则二翅不可分虚实。或人于梦中出席一生日宴,宴后立醒时赴一葬礼,或如周与蝴蝶同时出现于彼我之二境中,则能了知二者俱真。故梦非仅夏娃之夜莺于朦胧之伊甸园说书,而乃造化一节,其真若乎一柳之生长,抑如一熊之觅食物焉。秉此以观,证二境于究竟之缘起性空,若高峰禅师之睡枕遭撞落地时醒觉,当可彻悟二境之性空。2003年陈瑞献撰书。”


此颂慧安,瑞献

2018年11月14日